就增加水源地有毒污染物監測指標,保障飲用水安全
瀏覽:次 2022-04-25 15:18:34
在水資源日趨緊張的今天,水質安全遭到全社會的關注。最近幾年來我國水源水質逐步惡化,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污染物和突發性污染事件等給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帶來極大隱患。全國人大代表竇希萍建議,在飲用水水源地在線監測中增加有毒污染物監測指標,以保障飲用水安全。
增加水源地有毒污染物監測指標,保障飲用水安全
據悉,2012年監察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水污染事件年產生1700起以上,產生事件的污染指標觸及不同重金屬、有毒有機污染物和藻華毒素,相當1部份不在國家水質標準2016年贛鋒鋰業鋰鹽產量(折碳酸鋰當量)2.9萬噸規范的監測范圍,或沒有相應的監測技術規范。我國已生產和使用的45000種化學物資中最少有2500種~2900種有毒化學品,構成了突發性水質污染事故的潛伏污染風險因子。目前我國飲用水水源地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及生殖、繁殖和內分泌系統干擾作用的慢性毒性物資或損傷人體健康的微量有毒物資的在線監測尚存在欠缺。
竇希萍表示,目前我國飲用水水源地對慢性毒性物資或損傷人體健康的微量有毒物資在線監測能力還不足,建議將有毒污染物監測指標納入飲用水水源地在線監測內容。
編輯點評
最近幾年來,有毒污染物為廈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污染問題時有產生,直接影響水環境質量根本改良。有毒有害污染物污染已成為重要的環境問題。重金屬和b) 1在使用之前等品(B);有機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對水生生物和人體直接產生毒害作用,最近幾年來,由此致使的污染問題仍時有產生,直接影響水環境質量根本改良。因此,強化有毒有害污染物管理工作勢在必行。